纳什均衡

其經典的例子就是囚徒困境。囚徒困境是一个非零和博弈。大意是:一个案子的两个嫌疑犯被分开审讯,警官分别告诉两个囚犯,如果你招供,而对方不招供,则你将被立即释放,而对方将被判刑10年;如果两人均招供,将均被判刑2年。如果两人均不招供,将最有利,只被判刑半年。于是两人同时陷入招供还是不招供的两难处境。但两人无法沟通,于是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,都依据各自的理性而选择了招供,这种情况就称为纳什均衡点。这时个体的理性利益选择是与整体的理性利益选择不一致的。
囚犯的博弈矩阵
囚犯乙
招供
不招供
囚犯甲
招供
各判刑2年
甲立即释放,乙判刑10年
不招供
甲判刑10年,乙立即释放
各判刑半年
基于经济学中“理性经济人”的前提假设,两个囚犯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是坦白招供,原本对双方都有利的策略不招供从而均被判刑半年就不会出现。事實上,这样两人都选择坦白的策略以及因此被判两年的结局被稱作是“纳什均衡”(也叫非合作均衡),換言之,在此情況下,無一參與者可以「獨自行動」(即單方面改變決定)而增加收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