鏜:基本信息,基本解釋,詳細解釋,古籍解釋,康熙字典,說文解字,說文解字注,
鏜,中國漢字,讀作:tāng。該字的主要字義同“嘡”。嘡象聲詞,形容打鐘、敲鑼一類的聲音。
基本介紹
中文名:鏜拼音:tāng,táng注音:ㄊㄤ部首:釒結構:左右結構形聲:從釒、堂聲
基本信息,基本解釋,詳細解釋,古籍解釋,康熙字典,說文解字,說文解字注,
基本信息“鏜”異體字繁體字:鏜部外筆畫,11;總筆畫:16繁體部首:金;部外筆畫,11 ;總筆畫:19統一碼:U+9557;五筆:QIPF;倉頡:OPFBG;鄭碼:PKJB;四角號碼:89714筆順:ノ一一一フ丨丶ノ丶フ丨フ一一丨一筆順編號:3111524345 251121四角號碼:89714UniCode:CJK統一漢字 U+9557基本解釋基本字義鏜“鏜”異體字tāng ㄊㄤˉ◎ 同“嘡”。方言集匯◎ 粵語:tong1Englishboring tool詳細解釋詳細字義鏜 tāng〈象〉(1)鐘鼓的聲音或敲鑼的聲音 [clang]“鏜”楷書鏜,鐘鼓之聲。從金,堂聲。——《說文》擊鼓其鏜。——《詩·邶風·擊鼓》(2)又如:鏜鞳(鐘鼓聲);鏜鏜(鐘鼓聲)(3) 另見 táng常用詞組鏜鞳基本詞義鏜 táng〈名〉加工零件內孔的一種方法 [boring]。如:鏜床;坐標鏜床;鏜刀詞性變化◎ 鏜“鏜”小篆鏜 táng〈動〉(1) 用鏜孔刀內旋切 [bore]。如:鏜孔(2) 另見 tāng常用詞組鏜床 tángchuáng[boring lathe;boring machine] 對諸如氣缸 [鑄件] 上的孔和沖模等內表面進行加工的一種工具機,通常用來擴大工件上已有的孔,也可用來鑽孔和加工端面。古籍解釋康熙字典【戌集上】【金部】 鏜《唐韻》土郞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他郞切,音湯。《說文》鐘鼓之聲。《詩·邶風》擊鼓其鏜。《傳》鏜然,擊鼓聲也。又《韻會》亦作闣。《摯虞·思游賦》闣兮識故居。又《集韻》亦作閶。《司馬法》鼓聲不過閶。又《廣韻》以鐵貫物也。說文解字【卷十四】【金部】鏜鐘鼓之聲。從金堂聲。《詩》曰:“擊鼓其鏜。”上郎切說文解字注鐘之聲也。部曰。?,聲也。引詩擊其?。為其字之從也。此引詩擊其鏜。葢有韓,毛之異與。邶風傳曰。鏜,擊聲也。許以其從金,故先之以鐘曰鐘之聲。相如賦作闛。司馬法曰。聲不過閶。皆叚借字。從金。堂聲。土郞切。十部。詩曰。擊其鏜。